甲子年为什么多灾多难
- 来源: 批八字网
- 2023-05-29 16:18:54
关于甲子年的事儿可就有得扯淡了,它是华夏干支纪年的起点,每六十年作为一次轮回,故此我们称呼60岁的老人为花甲。如果按照华夏传统阴阳五行来看,天干之甲属阳木,地支之子属阳水,水木相生,正是一元之始的好兆头。
因为是轮回之始,甲子年通常也被华夏人视为变化、变革起步的好时间,时间长了以后总有些牵强附会,说甲子年会天下大乱之类的。其实细翻历史就会发现,除了人为应验,这说法不算靠谱。
另一个有趣的事儿来自公历,在历史上所有的甲子年换成公历年尾数都是4,如果把公历年数除以12,那么必然无法整除,而且余数必然是1。这类数字游戏式的巧合在纪年转换中还是满多的。
华夏甲子之灾
其实对于华夏来说甲子年不算坏年份,太大规模的灾害吐槽机没找到很多记录,倒是有不少事件成了良好的开始。比如赵匡胤开始统一南方,比如黄埔军校开学,粗看起来甲子年确实是个适合开头的年份。
在甲子年发生比较大的两次灾难基本都是人祸,一次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之乱,那句“吏不必可畏,小民从来不可轻”的童谣传遍天下后,大贤良师张角觉得“黄天当立”应该“岁在甲子”。从那年开始乱世降临,三国争霸、五胡乱华、南北割据,华夏百姓承受了上百年的乱世。
第二次的规模稍微小一些,公元1864年7月19日,湘军统帅曾国荃在围城数年后,终于攻陷太平天国首都。随即清军就展开屠城,曾国荃幕友赵烈文目睹所写《能静居日记》吐槽机完全没有再看一次的勇气。
外国甲子之灾
对华夏还算友好的甲子年明显对西方缺乏友善,尤其是对意大利人,大量的天灾人祸在历史中记载,搞得吐槽机都有点无从选择。更逗逼的是最终吐槽机选择的两个事件都是意大利人倒霉,也都发生在罗马。
第一个事件是发生在公元64年的罗马大火,这场火在后世历史学家和作家笔下衍生出无数的阴谋论,最初很多人相信是暴君尼禄为了抢劫富户放的火,但近代通过资料对比发现那时尼禄没在罗马,故此应该就是意外。
另外还有少数人把矛头指向当时的基督徒,认为是他们放火报复罗马帝国。无论如何吧,这场大火足足烧了5天5也,辉煌的永恒之城几乎全部被焚毁,死伤人数更是难以统计,这成了帝国最不堪的回忆。
第二个事件说来就更加逗逼,中世纪欧洲不是总玩教俗之争嘛,有个教权压制王权的代表事件叫卡诺莎之辱。大概意思是神罗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因为和教皇有纷争,被驱逐出教,以至于没法保住权力。无奈的皇帝只能苦衣赤足翻过阿尔卑斯山去向教皇请罪,这才获得了赦免。
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后续的,皇帝被赦免后开始惨烈的报复社会,在1083年再次去拜访了教皇。这次他带着2万战士,直接包围了大天使堡,大约是打算来一次欧洲版的卧薪尝胆。然而教皇自然也不白给,很快找来了援军。
这支援军就是吉斯卡尔德率领的诺曼蛮族,要说蛮子们的战斗力确实强,几番苦战后终于在1084年打跑了皇帝陛下。然后这帮哥们就兴高采烈的冲进罗马城开始大肆洗劫,连续三天都不收手,罗马那群逗逼一生气又放了一把火,然后把自己给烧得就剩下渣子了......
历史上甲子年的灾难是有的,但在史料上记载下来的并不多,有些地方性的灾害只是在史书上一笔带过,比如公元124年七月,在青州(大概是现在山东德州以东的地方)、翼州(现在河北中南部及河南、山东地区),发生了灾害,当时孝安帝派出了侍御史前往灾区,督促逮捕盗贼。
公元124年是甲子年,历史上是东汉延光三年,皇帝是安帝刘祜。后汉书是这样描写的:
“辛巳,遣侍御史分行青冀二州醔害,督录盗贼。”
非常简短,所以当时发生了什么灾害我们也不清楚,一般地方性灾害主要是干旱或者洪涝。甲子年是按照天干地支法来表示,60年一个轮回,所以历史上的甲子年有很多。